印送善书
世遗雕版藏经院 混合

坚定文化自信,保护古籍,传承非遗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、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,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。文化自信其实也是爱国情怀的一种体现。

项目详情


项目介绍


 (此图由机构工作人员执行期间拍摄)


项目简介


项目开展必要性:坚定文化自信,保护古籍,传承非遗

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、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,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。文化自信其实也是爱国情怀的一种体现。爱国主义教育并不是空口号,而是有很多载体,其中传播中华文化、传承优秀文化、增加文化自信,就是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载体。有了文化自信,才会有民族自信,才会有文化认同和民族文化的自豪感,才能培育爱国主义情怀,弘扬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。

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之根,它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,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,为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、发展壮大,提供丰厚的滋养。

把祖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保护好、传承好、发展好,对赓续中华文脉、弘扬民族精神、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。

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确定民族文化特性、增强国家文化竞争力的重要资源,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。雕版印刷术便是一种具有突出价值且民族特征鲜明、传统技艺高度集中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。

雕版刷印始于唐,成于宋,在印刷史上有活化石之称。是中华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,珍贵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。以《开宝藏》为例,《开宝藏》印出后,高丽、日本,都到中国虔心求取。在当时,雕版大藏经,不仅是佛教界的盛世,也是文化界、出版界的盛世,更是世界文化史上的盛世。

本次雕刻古籍,以《嘉兴藏》为底本。《嘉兴藏》,全称《嘉兴版大藏经》。始刻于明万历年间,成于清康熙年间(约1589-1712年),为明清时期僧俗两众募资刻印完成,跨越明清两朝120余年。因为其经板最后集于浙江嘉兴楞严寺经坊印刷流通,所以称《嘉兴藏》,又称《万历版大藏经》、《楞严寺本大藏经》。又因大多数经板是在余杭径山的寂照庵、径山兴圣万寿禅寺、径山化城寺等寺院刻造完成,所以又称作《径山藏》。《嘉兴藏》不但是我国汉文大藏经中收录典籍最全的一部,同时也是我国第一部方册本大藏经,雕造精良,字体庄严俊美,其历史地位及其学术价值不容忽视。

国家图书馆李际宁教授在《观大展中的佛教典籍》文中指出:

古代中国发明了雕版印刷术,加快了文化传播的速度,促进了远地间的文化交流。但是,目前我国存世的早期雕版印刷实物极少,雕版印刷史上还有许多未解之谜有待展开研究。迄今为止,几乎每一件早期雕版印刷品,都具有重要的标本意义,都是学术界开展研究的重要实物证据。

2022年,中共中央办公厅、国务院办公厅印发《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》,《意见》指出,要深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,加强古籍抢救保护、整理研究和出版利用,促进古籍事业发展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力量

经典类古籍,同时运用雕版、宣纸、油墨、刷印、传统装订、装裱等方式,通过传统印刷和手工制作,在中国现当代出版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价值,同时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和呈现方式。


项目开展公益性:雕版成品将捐赠社会图书馆等文化学术机构。

本项目计划通过深入挖掘整合历史文化研究机构、非遗雕版刷印传承人、文化出版机构、公共图书馆、艺术展览馆、及传统文化相关团体机构等多方资源,精选儒释道历史悠久的代表作品,以雕版复刻、刷印、体验,展示展览、成品赠送等多元方式,实现非遗技艺的有效传承,使古人精工细作、严谨专注的工匠精神,得以走入寻常百姓视界,传承并焕发出新的活力。

 

(此图由机构工作人员执行期间拍摄)

 

执行计划


受助群体类型:全国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,社会组织,全国传统文化相关团体、机构等对非遗文化认可的社会群众。

 

受益地区及图书馆名称:在已执行的世遗雕版藏经院·开宝藏的项目中,向四川省图书馆、成都图书馆、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、四川历史研究院、西南民族大学图书馆、西南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图书馆、嵊州市图书馆、大连市图书馆等文化机构捐赠了《开宝藏》

此次为响应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《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》:深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,加强古籍抢救保护、整理研究和出版利用,促进古籍事业发展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力量。拟向全国符合条件的公共图书馆、高校图书馆,如江苏省内苏州图书馆、扬州图书馆、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、江南大学等其他四川、山东、湖北等各省各地级公共图书馆、艺术展览馆,传统文化相关团体、机构等非营利社会组织,及对非遗雕版文化理念认同的社会群体。

 

印制、刷版、投入使用执行计划

20227-9月,优先为《嘉兴藏版仁王护国经》《嘉兴藏版梵网经》启动项目筹款。筹款一本雕一本。

202210-12月,第一本刻板。采购优质梨木原材料,每天完成1-2面经版。

20231-7月,刷版及后道装订。刷印完成的成品将通过公益形式捐赠社会图书馆,传统文化团体、机构、个人等。

20237月,执行完毕。


项目效果


截至目前已圆成《开宝藏》等一批优秀古籍珍品的复刻复雕。


执行能力说明


为更好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,2018年,苏州弘化社慈善基金会在腾讯公益启动世遗雕版·藏经院项目,由国家级非遗雕版技艺传承人陈义时先生领衔,目前已圆成《开宝藏》《唐咸通九年金刚经》《赵孟頫书道德经》《郑板桥四书手读》等一批优秀古籍珍品复刻复雕,并向四川省图书馆、成都图书馆、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、四川历史研究院等文化机构实现了捐赠。



项目反馈
苏ICP备20004148号-1 |苏公网安备32050802011432号
技术支持:辉驰科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