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江保护法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,积极推动长江生态环境保护、强化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治理,取得了阶段性成果。
弘化社自2013年开始始终致力于长江水生态修复和水生生态环境保护,每年常态化开展守护长江公益放流活动,助力长江水生生态和谐良性发展,在有关部门的监督指导下,分别在长江南京段、重庆段、常熟段、张家港段、太仓段、金沙江、澜沧江、洱海、赣江、湘江等长江流域,联合当地佛协,寺院,基金会兄弟单位,开展多场生态放流活动。
2022年1-12月分别在长江太仓段,常熟段,南京段,金沙江段,重庆段,(长江支流湘江段),(长江支流赣江段)洱海,澜沧江,在各地渔政部门的监督指导下,联合各地多家机构,开展公益生态放流活动共计68场,共放流鱼苗约五千七百万尾。得到渔政主管单位的一致好评。对修复长江生态平衡起到了积极的作用。
水是生命之源。离开了水,人类就无法生存。通过放流本地土著鱼、濒危鱼类,补偿湖泊水生生物种群数量,这是国内外水生生物养护和修复水域生态系统的常用方法。通过放流滤食、草食、杂食的鱼类和蟹贝等,修复湖泊生态系统,形成“水微生物→氮、磷等营养物→水生植物→鱼类和蟹虾贝”完整的食物链,完成水体营养物质和能量的有序流动,有效防止水体富营养化和湖泊沼泽化,保持生物多样性。
【1月迎新春长江生态放流计划】
► 计划1月14日,苏州弘化社慈善基金会护生项目组,联合泰兴庆云慈善会在长江泰州段开展“保护长江”生态放流活动。
► 计划1月28日,苏州弘化社慈善基金会护生项目组,联合苏州市兴福公益基金会在长江常熟段开展“保护长江”生态放流活动。
► 计划1月31日,苏州弘化社慈善基金会护生项目组,联合苏州市兴福公益基金会在长江常熟段开展“保护长江”生态放流活动。
► 计划1月31日,苏州弘化社慈善基金会护生项目组,联合景洪市南传佛学交流基金会在澜沧江开展“保护澜沧江”生态放流活动。
长江护生
太湖是我国三大淡水湖,是长江流域的大型浅水湖泊,具有供水、防洪、养殖、灌溉、航运和旅游等多重功能,是我国重要的淡水渔业基地,渔业资源较丰富。太湖周边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区域之一,亦是我国人口最集中的区域之一。
随着太湖局部水域蓝藻暴发,将太湖生态环境保护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,从中央到省、市各级党政部门和社会各界对太湖报以极大地关注,江苏省委、省政府提出“铁腕治污、科学治太”的重要方针,苏州弘化社慈善基金会也积极响应,联合江苏省渔业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和苏州市慈善总会,设立“太湖美”生态基金,多年来致力于太湖水生态修复和水生生物保护。
2022年1-12月,在政府渔政部门的监督指导下,在公益组织、爱心人士的共同参与下,我们共开展太湖生态放流活动34场,共放流花白鲢等鱼苗约二千七百万尾。为太湖水质状况的改善,提供了较大助力,得到渔政部门和专家学者的一致好评。
【1月迎新春太湖生态放流计划】
► 计划1月10日,在太湖渔管办的监督指导下,在太湖举办生态放流公益活动;
► 计划1月15日,在太湖渔管办的监督指导下,在太湖举办生态放流公益活动;
► 计划1月18日,在太湖渔管办的监督指导下,在太湖举办生态放流公益活动;
未来,护生项目组将进一步投入行动,在有关部门的指导监督下,继续联系相关公益机构,共同开展多场生态公益护生活动。 以科学知识为指导,合理放流,为建设生态文明贡献力量。号召公众的广泛支持和参与,共同守护碧水蓝天。
太湖护生
我们的足迹
一路十年,十年一路
2011—2022
从苏州到环太湖两省四市,
到鄱阳湖、程海湖、泸沽湖;
从长江到金沙江、湘江、澜沧江、赣江,
到洱海、渤海湾、黄河……
十年禁捕——
下一个十年,我们携手再出发
诚邀您一起,
以一尾鱼,
代您游遍江湖大海,
遇见更加壮丽的绿水青山
遇见更加青春亮丽的自己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