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灵峰蕅益大师研究》序

发布时间:2023-02-01 浏览次数:{动态浏览次数}


佛法自古印度传入中国,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及信仰融合,形成富有特色的中国佛教,并在历代祖师大德潜心研究、努力实践下,形成中国佛教八大宗派。

千余年来,中华大地不乏于八大宗派皆有成就之祖师大德。他们以惊人的毅力传承和弘扬着佛教文化,为当时的社会和文化服务。蕅益大师就是其中的一位。

蕅益大师生在木渎,出家湖州,悟道径山,示寂灵峰。大师生在明末清初社会动荡的年代,以天台教理辅佐禅门功夫,融合诸宗修持汇归净土法门,于宗门、教下皆有见地。大师不光专致苦行,又执笔著述,一生成就颇丰,共达六十四种一百六十四卷。这些典籍都成为后人学习与修行的范典。如弘一大师就是读《灵峰毗尼事仪集要》开始了学律、持律、弘律的弘法人生。因此,蕅益大师被后人推为天台宗三十一祖、净土宗九祖。

大师的根本道场——北天目灵峰寺,自修复开放后就非常重视蕅益大师文化的挖掘与弘扬。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,灵峰寺就在当地政府的关心支持下,于大师诞辰400周年(1999召开“蕅益文化研讨会”,掀开了佛教学术研究之先河。在2007年和2009年,寺院又相继举办“蕅益文化研讨会”,将大师注重佛教研究的风范很好地继承下来。

希望有见现代社会倡导和谐,和谐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生存理念。大师融合诸宗汇归净土的佛教理念,就是佛教文化对“和谐”一词的最好诠释。北天目灵峰寺发心将三次研讨会的论文结集出版,以飨大众,这是一件功德无量、利益众生的大事情。今又请我为之作序,我见而随喜,乐意为之。闻者体大师慈悲之心肠,继大师恳切之意志,学习佛教正法,正信佛教理念,力行佛教修持,以大师“教演天台,行归净土”之教导,为弘扬佛教文化,净化社会人心作贡献。

 

明学

于灵岩山寺无尽轩

2010年11月30日


Copyright 版权所有 © 弘化社 All Rights Reserved